第六百三十三章:糟心的刘大耳(4 / 6)

魏延是战将,是统帅,是指令下的锋矢,令旗所指之时,他自一往无前,奋不顾身,绝不会有丝毫迟疑。、

这,就是魏延!

所以,当刘备询问两人的时候,魏延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。

自己和蜀王共存亡,臣子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庇佑蜀国安宁,大王剑锋所指,即是魏延冲锋所向。

所以,战将是不需要思考和抉择的,这些事情,还是留给徐苏这个动脑子的家伙来做吧。

一个念头从魏延的脑海中闪过,目光看向徐庶,想要听听这位蜀国第一智者会有什么样的反应。

当他的目光投向徐庶的时候,徐庶之后所说的话,却让魏延脸色瞬变,甚至恨不得缩着脖子,逃出这个宫殿,就当做从来没有进来,从来没有听到过这场对话一般。

“除了之前的两种选择之外,不知大王有没有想过第三种选择?”徐庶出声,问了一句,脸上的神色显得尤为郑重。

当这番话从他口中说出来的时候,刘备闻言,脸上先是浮现出一丝疑惑。

紧接着,他的目光落在刘元身上,疑惑的目光转而变得严肃。

毕竟,这位徐先生在说这番话的时候,脸上的神态可是有些不自然。

或者说是,显得有些难看。

“元直想说什么?”刘备望着徐庶,问道。

徐庶拱手,直接双膝下跪,跪在刘备跟前,然后将头顶的官帽取下,放在身旁,方才一字一句地言道:“庶有一言,乃是大逆不道之语,本不该讲,可这番话,对于目前的情况而言,却也是唯一的最优解,庶不得不讲,还请主公勿怪。”

说着,徐庶直接磕头谢罪。

不等刘备阻止,紧接着他便说起了第二句话。

“如今局势,蜀国四面受困,北部大唐进攻,已经撕裂我国北部边防,想要打到蜀都,也就只是时间问题。”

“东部东吴来袭,虽然被城关拦下,但以东吴的强大,只要东吴身后的那几尊一品强者出手,定然也能将城关破开。而南蛮是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敌手,也是大王最需要注意的敌手。”

“按照当年的约定,南蛮不准踏足神州大地。可如今的他们却主动引战,攻下南部边防。”

“除此之外,还有西部的枫月城,有诸葛亮和刘伯温两人坐镇,势力强大,纵使比不上一流势力,但也与二流顶尖势力不相上下。此四者合围,对我蜀国而言,非是寻常大祸,而是灭国之灾!”

“主公若是依旁人所说,将三十万大军和两位将军召回,坐镇蜀都。或许

能保蜀都一城之地,但一城之外呢?必将尽数沦陷!”

“这,是灭国之灾。想要破局,唯有两种办法,其一,便是庶之前所言,聚集所有力量,攻下枫月城,占据黄巾气运,纵使抛弃蜀都,我等也有黄巾之地作为倚仗,借助黄巾气运足以晋升一流势力。”

“待蜀国成为一流势力之后,我等自然能够以一流势力之名发生,号召神州诸国,谴责三方势力罪行,接众国之力,向其施压,拿回我蜀国的领地。”

“此,是庶之前想的办法。这个想法,不知与大王的想法相比,较之如何?”

徐庶抬头,看向刘备,双目之中有着炯炯神光迸发出来。

当这般目光落在刘备身上的时候,刘备身子微微一抖,脸上的神色瞬间变得郑重不少。

深吸一口气,然后缓缓吐出,整个人的气质在这一瞬间显得内敛且平和,点了点头,看向徐庶,言道:“元直所言,与本王之设想,不谋而合。我亦是这般想的,所以也才会让李严调集粮草,运往仓阳镇。”

“破釜沉舟,只要我等能够将枫月城拿下,那么蜀国就还有希望,不是吗?”

“今日之耻,吾必记之,来日定当十倍偿还!”刘备双目之中迸发光芒,那是汹涌的战意,那是双目之中跳动的火花。

枫月城,强吗?

或许很强。

可本王,不惧!

闻言,一旁的魏延重重点头,在附和刘备的这番话。

可面对这般言语,徐庶却只是无奈地苦笑摇头。

“大王,可这并非最好的选择。破釜沉舟,也有可能是两败俱伤,双双毙命。除却这个选择之外,其实还有一个选择,大王可以选。”

“那就是……投降!”

“向大唐投降,向大唐俯首称臣,向唐皇献上传国玉玺。之后,北境之危可解,四方之危可解,甚至枫月城,我等也可尽数腾出手来,将其拿下。”

“代价只有一个,称臣!成为大唐的附属国。”

徐庶言道,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,将头深深的埋在地上,没有抬起来。

不是不敢,而是没有脸。

作为蜀国丞相,自己不战先怯,居然说出要投降称臣的这般言语出来,难道还不足以羞愧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