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6章 十七世纪的被退婚案(2 / 3)

汇报后,先不谈外官所求何事,收钱的内官就可以无罪了,这笔钱是他赵王没收,还是赏赐给内官化为合法所得,看情况而定。

周巡抚是路上想明白的。

等于刨了多少人祖坟的仇怨??所以为了不被追究贪污枉法等刑责,哪怕微服私访中的康熙还爱上了你闺女,你一怒之下杀皇帝来捂盖子,很正常很合理吧。

王守良想了想,“那10万银元你收下吧,调朱云巧进宫,就安排在乾清宫做事。”

预祝王守良这个赵王,早日更进一步,实现登基称帝的行为。

从勤勤,不对,是朱云巧的素描上收回视线,他才笑道,“这位朱小姐被退婚了??”

这么奇葩的巡抚级大员啊,就这样被革职五年,简直滑稽。

若钱粮充足,还亡个屁,而江南尤其是南直隶,即便到了南明也是钱粮宝地重地,就是收不来钱粮。

哭笑不得的摇了下头,王守良好奇道,“这朱平寰想要复起?”

杀鸡儆猴!

这很江南税收。

场面就是一片大和谐。

一九二.二二七.二四九.二一八

汇报过了一圈,等他收下资料示意各司院大太监管事离去,小任子才行礼汇报,“殿下,豫省巡抚张元公,晋省巡抚……”

这位可是在故事里活该万死,妨碍糠烯大帝微服私访为百姓主持正义了!!

先做了简短汇报,伴随小任子的马屁声响起,乾清宫殿内,其他或远或近的太监宫女也纷纷跪了一地,全都在拍马屁。

当百姓们和商家快速接受了新币……也别觉得新币推广这么顺利不科学,新币不是纸币,是真银真铜的,无非是以前的碎银子、剪的乱七八糟做买卖必须带個称重银子的秤。

一切自然高效!

百姓们用上了更方便的钱,还能按照官府统计人口去一一造册,领地,现阶段还是很多前蒙满八旗贵族,跑马圈地,在购买奴役汉人奴仆,种植过冬小麦的地块。

按着给鲁东和闽省的待遇,直接发钱、发枪发子弹、发新军……惯例了,机会给你们了,记的把握住!!

这个鹿鼎记位面还融合了康熙微服私访记,康熙秘史等故事啊,最早第一次见青格儿,他都没想起对方是谁,是哪个故事,只是觉得脸熟。

这样的瓜尔佳·青格儿、和龙儿性质一样,都是被洗脑忽悠着长大的,现在还被鳌拜留在京师继续找机会施展美人计?

“这奏销案有点东西。”

他倒不是很馋朱云巧的身子,朱云巧的确挺漂亮的,这主要原因还是,敢挥起对南直隶士绅豪族收税大刀的人……勇士啊!!

大明帝国会崩塌,归根结底四个字,缺钱缺粮。

“曾经引发奏销案,上请前清顺治帝,江南一带有士绅一万三千五百余人,抗税欠官府钱粮,导致上万士绅群体,所有在册官员官降两级。”

只要官府的推广动作足够快,百姓们接收起来,只会远超官府的效率,这时间段,各个管辖登记造册、按人头分田地的衙门机构,那是日日夜夜都有无数人在排队的。

这些情况传出去,扩散到江北,豫、皖、苏再到晋、秦,各地巡抚总督跑着来领钱,听吩咐,也是正常的,也就是西北那边少数民族多,尤其还有噶尔丹的存在……

按带清十八省和一些地区的总地盘计算,一省220多万两白银,等于撒出去四千万两白银。

“另外,调瓜尔佳·青格儿入宫,去坤宁宫伺候龙儿。”

现在除非是天降仙佛或妖邪,把王守良这个赵王打的跑路,华夏南北没有谁能阻挡这个大势了,可,他的3000多万人道功德,不是摆设。

“恭喜殿下,贺喜殿下,江北诸省巡抚陆续抵京,都是想要等着殿下召见安排,殿下一统北方指日可待。”

怪不得画风这么滑稽……

“因为户部还没推出钱庄,小奴的10万银元全部放在宫外外宅,殿下可以随时去收取。”

小任子也不敢多听王守良的感慨,再次顺着解说,“前清康熙元年,这位朱大人因为父亲离世,丁忧回家,没接到让他丁忧的上命就启程,被吏部评为擅离职守,至今革职在家五年。”

大家都在为塑造新赵的辉煌和荣光而表态,起誓效忠什么的,不管新赵的崛起是否过于快速和高效,到了这一步,王守良抓着枪械后勤,飞天下海无所不能,还能日行千里,两千里。

“……”

“不敢奢望入宫侍奉殿下起居,只希望能成为一名普通宫女,为大赵贡献一份苦劳。”

父亲死了,回去尽孝,没接到上命就走了,然后擅离职守被开除……这特么比现代职场还离谱多了。

“以前在仕林有订婚婚约,但前两年遭遇退婚……”

这样的勇士,该赏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