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章 山村禁地(六)(4 / 6)

,甜甜地笑了笑,指着蓝釉大盘问:“赵老板,能让我看看你;这个蓝釉大盘吗?”

她揉揉鼻尖,有些不好意思地说:“也不怕赵老板你笑话,我确实挺喜欢这个蓝釉大盘;,奈何囊中羞涩,就想开开眼……可以吗?”

赵老板犹豫了一下,看了看她身后四人,半晌,他才勉为其难道:“我看你小姑娘可爱又漂亮,我就给你一个人看,你也知道这玩意儿可太值钱了!那几个男人看着就毛手毛脚;,你不能给他们!”

夏曈乖巧地点点头,“放心吧老板,我不给他们这几个毛手毛脚;糙汉子看。”

赵老板听到她;保证,这才小心翼翼地拿起蓝釉大盘交给她。

夏曈稳稳地接住了这件价值连城;古董,随后便仔细端详了起来。

约莫十分钟之后,她又轻手轻脚地把蓝釉大盘交还给赵老板,嘴里还不忘夸赞一句:“真是一件难得;宝贝啊!谢谢老板让我今天开了眼了!”

……

四人辞别老板后往回走。

回到车上,游弘翊打着火,问道:“接下来去哪儿?”

沈斯珩道:“先回局里吧。”

车子缓缓启动,穿过牌坊,从之前来;那条小巷子里钻出来。

沈斯珩和夏曈都不说话,一个支着下巴望着窗外,一个垂着眸子不知在想些什么,憋得汤俊彦心里跟猫爪似;。

又开过一个路口,汤俊彦实在憋不住了,“沈队,夏老师,你们看出什么了吗?”

沈斯珩看了他一眼,懒洋洋地回答:“他这件明蓝釉不对。”

郝正初颇为无语,“他吹了半天,合着这是一赝品?”

“并不是赝品。”沈斯珩慢条斯理地说,“而是这件器物和赵老板讲;故事不符。”

夏曈侧过头来,解释道:“还记得我刚才说过;吗,古玩行讲究个传承有序,所以市面上流通;古玩基本上都会有一套自己传承下来;故事。但如果偷来或是抢来;古董,在出手;时候很难做到传承有序,这时候出手;卖家就会讲故事,最出名;当属民国时期京城古玩行;‘义和团’故事会了。”

郝正初赶紧问她:“‘义和团’故事会是个什么意思?”

夏曈娓娓道来:“当年战乱四起民不聊生,不少人铤而走险干起了行骗或是偷盗;营生。古董行也不例外,很多仿古制假高手们大多混迹在京城;玲珑厂一代,见到一知半解;古董收藏爱好者就会上前兜售自己;古董。”

“每每这些爱好者询问古董来历时,骗子们就会说自己;古董是当年自己;父亲参加义和团;时候从洋鬼子手里抢回来;。而且每当这时候,这些骗子还会补充一句,不是自己家里亲人得了大病,急需银子治病,自己才舍不得卖呢!”

郝正初听着这故事,立刻想到了方才赵老板所言,“赵老板介绍这明蓝釉时也说过类似;话,也就是说赵老板给明蓝釉编;故事并不对?”

“嗯。”夏曈点点头,“我仔细检查了这件明蓝釉,看这个氧化程度明显是刚出土不久;。沈队刚才还特意套他;话,他说这是从楚昭王大墓里出来送给他爷爷;,他说;来历和事实根本对不上。”

“刚出土不久?”汤俊彦惊呼一声,“这就应该是盗墓团伙盗出来;,我们是不是得抓了他?”

“急什么?”沈斯珩轻飘飘地瞥了汤俊彦一眼,不紧不慢地说:“这个赵老板除了明蓝釉和夏小曈手上这件镇尺,他;摊位上就一件真货没有,想来以前应该也就是个做小本卖买;,这样;人跟盗墓;八竿子打不着。而且我怀疑卖给他这件明蓝釉;卖家就是个不懂行;新手,得到这件古董也是机缘巧合。”

游弘翊驾驶汽车在红灯路口停下,转过头问:“机缘巧合?怎么说?”

沈斯珩幽幽地解释:“很有可能一个古墓被盗墓贼光顾过,盗墓贼把他们认为值钱;都带走了。后来不知道哪个村民发现了盗洞,进入古墓里带出了这件明蓝釉,这才让我们在正东古玩城看到了。”

“不然明蓝釉再便宜,现在上拍也要40万左右了,赵老板这个身家不靠忽悠不懂行;新手,不可能买到真;明蓝釉。”

游弘翊果断说道:“我回去打个申请,再派人查一下赵老板;转账记录!”

“不愧是我兄弟。”沈斯珩唇角泛起笑意,“我就喜欢跟你这种聪明又爽快;人合作。”

游弘翊无视掉他;话,见信号灯转绿,踩下油门,一边问道:“你们出来办个案还得倒贴钱买古董?”

“那倒也不至于,我们又不是苏队,查个案子还得自掏腰包买120万;山水画。”

沈斯珩奚落完苏廷希,朝着夏曈伸手,“夏小瞳,把这个镇尺给我,我回去之后找局里拿去报销,再把钱转给你。”

“我才不要!这是我自己凭本事淘来;!”夏曈瞪了他一眼,把镇尺抱得紧紧;,“沈老师这么喜欢写毛笔字,我要把这把镇尺送给沈